乙醇的安全操作说明及应急措施
乙醇(ethanol)是一种有机化合物,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,分子式为C2H6O,俗称酒精。乙醇可用于制造醋酸、饮料、香精、染料、燃料等,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%~75%的乙醇作消毒剂。乙醇在化学工业、医疗卫生、食品工业、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。
第一部分:危险性概述
理化性质:乙醇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,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,或者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。
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、易挥发、无色透明的液体,毒性低,纯液体不能直接饮用﹔有特殊香味,略有刺激性﹔甜,伴有辛辣的味道。易燃,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并能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。与氯仿、乙醚、甲醇、丙酮复制全机溶剂混溶,相对密度为0.816。乙醇发出淡蓝色火焰,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并放出大量热量,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,有黄色火焰,放出热量;醇分子含有极化的氧氢键,电离时产生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;酒精的酸性很弱,但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酒精与重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。醇金属遇水迅速水解成醇和碱。
燃烧和爆炸危险性:高度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混合,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中毒表现: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。首先引起兴奋,随后抑制。急性中毒: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,职业中毒者少见。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、欣快、言语增多、颜面潮红或苍白、步态不稳、轻度动作不协调、判断力障碍、语无伦次、眼球震颤,甚至昏睡。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、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,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。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、头昏、乏力、兴奋和轻度的眼、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等症状,但般不引起严重中毒。慢性中毒: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、皮肤营养障碍、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肝功能衰竭、心肌损害、肌病、多发性神经病等。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,可引起局部干燥、脱屑、皱裂和皮炎。
急救措施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呼吸、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就医。
食入:饮适量温水,催吐〈仅限于清醒者)。就医。
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立即分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、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,直至灭火结束。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,应立即撤离。
第二部分:操作与储存
操作要求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。操作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防毒口罩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,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,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,避免与氧化剂接触。灌装时应注意流速(不超过3m / s),且有接地装置,防止静电积聚,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损坏,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,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储存条件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酸类、酸酐、碱金属、胺类等分开存放,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
第三部分 个人防护
一般要求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戴一般作业手套,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【特殊要求】
严禁烟火
第四部分 废弃处置
废弃方法:废弃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性法规,回收于有机废液桶中,并做好相应登记。
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
2023年6月1日